甫踏入靜宜大學會場,就看到滿滿的人潮,報到完畢後,再往前走入靜態展會場,總數全國43個大專院校社團擺攤,雖然每個攤位都只有一個長桌寬的位置大小,但每個社團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布置,走進去觀看其檔案,會發現現今社團擺攤與以往有很大不同,現在是資訊化的時代,固然紙本檔案資料不少,但影像資料也隨之增加,隨處可見桌上有電腦播放活動影片給人瀏覽。另外靜態展會場也有設置一個影音區,播放各服務隊出隊的影片,這倒是很不錯的創意,也是提供另一種不同的選擇。


    在報到處附近有一項很特殊的設計,就是誠實商店,有很多募集而來的物品,讓大家自由評估商品價格,把錢放進捐款箱中,這些錢都是為了給偏遠學校沒錢吃午餐的小朋友所募集的。我是覺得這個概念很棒,辦活動中也可以順便服務做好事,而誠實商店不會有壓力,完全都是看個人良心去給多少錢,這也是一種激發服務心的方式,這樣也才不負志工服務學習研討會之名,隨時隨地落實服務、助人的理念。而全場最引人注目的應該就是靜宜大學的勵志大使,這批學校專屬服務隊,與學校親善大使應該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他們專司接待與頒獎的事宜,無論在氣質或舉止上都看的出來有經過一定的訓練,只可惜時間不夠多,否則是可以讓學校親善大使和勵志大使多交流一下,這樣會有助彼此的學習成長。

 


 

    第一場講座是由師大公領系的黃玉教授講述服務學習的理念與發展趨勢,課程中舉出現代與後現在觀點的不同,以及時代進步所帶來的觀念衝擊,轉變的過程差異性在哪,利用列表的方式讓聽講者很容易吸收,也讓我省覺到服務學習確實很重要。裡面讓我最有印象的是反思與互惠這兩個觀念,以前的人出去學習就是為了辦活動而辦,或許大家有服務熱忱,但未必知道如何服務,而反思與互惠原則告訴我們要給他們所需要的,並從他們身上學習更多。也就是說服務者本身在服務過程中應該多站在被服務者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以完全帶領者的角色,而是互相學習,因為不同的人往往可以激發不同的火花。另外也提及現在的服務志工評鑑不在只是注重服務時數、或者服務的人數,而是多考量了被服務者的感受部分,且要建立許多具體的評量指標,並重視服務經驗中的學習,而非服務本身。

 


 

    第二場座談共有六個場次,我聽的是A場,帶動中小學社團營隊之承辦人員座談會。分享者是有17年資歷的台南科技大學課外活動組何守中先生,他從被服務者的校方與學生心態談起,裡面提到一點我覺得很重要,通常服務的對象都是外籍新娘的小孩或者是弱勢族群的小孩,但若是在近都市的學校,這些弱勢小孩比較少,如果來參加這樣的活動,就等於被貼標籤,因此就不願意參加。所以往往在活動中會發現來參加的小朋友有很多都是家庭健全、身體檢康的小孩,那遇到這樣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期待與現實間如何兼顧落實就變成很重要的課題之一。而在服務者的心態與所遭遇到的困境方面,比方說為什麼參與學生會下降,要如何開發更多新的學生參與?是因為現在的學生不喜歡被拘束,可以接受志工的身份,但卻不願參加社團組織,因為時間被綁死,拘束感讓他們不願參加。再者可以開發許多經濟沒壓力的宅男宅女,利用人情或勸說,想辦法開啟想服務的心。

 


 

    何先生也提出許多很棒的方法,諸如了解被服務地區的社會生態、實地帶領學生、建立自信,減少挫折、尋找資源、校內其他教職員工的支持等等。前面幾個都是老生常談,很容易了解,但是取得教職員工支持這點卻是我以前很少去想的,其實在做服務性社團,通常除了課外活動指導組是熟悉狀況的,也支持的,其他各單位就未必了解並認同,所以有的時候會在借場地啦、或者申請相關經費上、甚至在請假手續上都會產生許多困難。因此服務理念的推動不只是在學生層面,而是教職員也要取得認同,唯有全體一起願意鼓勵,那整個服務的風氣才會起來,也才更容易推廣,可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社會可以更祥和,充滿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想實踐分享家 的頭像
    夢想實踐分享家

    Mr. WAN--夢想實踐分享家

    夢想實踐分享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