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因為朋友結婚,我順道回家,剛剛姊姊帶著小姪子回家裡住,可能是因為不常回去,小姪子不

    這兩天,因為朋友結婚,我順道回家,剛剛姊姊帶著小姪子回家裡住,可能是因為不常回去,小姪子不太敢找我,就可以看他在我身邊一直繞來繞去,我就陪他玩了一下,誰知一下就被他纏上了,剛開始還很開心陪他玩,但是小孩子就好像有無窮的精力一樣,一直玩都不會累,反倒是我快累倒了,不過在過程中也讓我發現一個現象,只要我姊姊在場,小姪子就是很放的開,一直玩一直鬧,如果我和姊姊開始聊天聊的比較高興,就會發現小孩子開始大叫或大笑,或故意快跑、跳來跳去,不然就是不帶眼淚的裝哭,想打斷我們的談話,很明顯的就是要吸引注意力,讓我真的不佩服這個小孩子爭寵的手段。而因為我們家是開店的,只要有客人進來買東西,小姪子就會很自然的往媽媽的方向靠過去,在媽媽旁邊看著客人買東西,買完後,就用他那含糊不清的語音,喊著客人買的物品名,要我們也拿給他吃,有時真的令人哭笑不得。

小姪子也喜歡出去散步,總喜歡拖著阿公帶他去散步,那我在家,這個重責大任就落在我頭上了,當我們漫步在那美麗的夕陽下時,剛好鄰居出來溜狗,小姪子就想要過去摸狗,我就帶他慢慢往狗邁進,結果快靠近時,我突然發覺我的手被緊緊扯了一下,原來是小姪子他在害怕;一靠近狗狗,他先試探性的踏出一步,結果狗狗一抬頭,他馬上縮回來,狗狗隨即靠過來,小姪子拉著我的手回頭就想跑。哈哈,這個時候我在心裡不禁大笑了幾聲,你也會怕喔!小孩子那種既好奇又害怕受傷害的心情,還有那種種反應,在當下讓我體會的很深刻。

如果問人坐火車最怕遇到什麼事?答案通常都會有「遇到小孩吵鬧不休」。尤其在你很累想睡覺的時候,小孩那高亢的哭叫聲,或歡笑唱歌聲,肯定是造成惡夢的主因之一。之前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習慣把耳機往耳朵一塞,聽音樂去,眼不見不淨。但經過我小姪子的調教後,我想法改變了。

今天坐電車回台南的途中,在半途,有一對夫婦帶著小孩上來,剛好我旁邊有個位置,夫婦倆就讓小孩坐在椅子上,我看著旁邊的小孩,眼睛一直看著媽媽,靜靜的都不講話,媽媽問什麼也不回應,我腦海不禁浮現小姪子的臉,小孩子面對陌生的環境,都會希望可以讓自己熟悉的人陪伴,當下好像可以體會這個小孩心中那種徬徨的心情,於是我就起身讓給媽媽坐,那個媽媽原本還想拒絕,我乾脆就站到門邊看我的書,媽媽看我都離開了,他就小聲的說一聲謝謝,跟小孩坐一起,過沒多久,我就聽到這個小朋友很快樂地搖著腳,唱兒歌給他的爸爸媽媽聽,或許這聲音會讓許多想休息的人覺得吵鬧,包括之前的我,但是經過與小姪子的相處之後,我開始懂得欣賞這種吵鬧,因為這是小孩子表達快樂的方式,而這樣的快樂是可以被感染的,在當時,我就覺得自己的讓座是很有價值的,因為我讓別人可以感受到快樂。

    當下有一種體悟,就像觀賞一幅藝術圖一樣,假設我們不帶任何情緒上的眼光或社會的價值觀去判斷,直接去感受作者做這幅畫的心情,那是不是更可以得到這份感動呢?當我們愈長愈大,學會的觀念愈多,我們在意的就愈多,對外物的解讀就會愈多,因此常常把自己的心情搞的很不好,往往把自己帶的愈來愈偏離正確的軌道卻不自知。相同的狀況下,以前的我會想,自己也很累,也想坐著休息,我有挪出位置讓小朋友坐已經很好了,不需要讓位才是。而曾經相處過,所以就會了解小孩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媽媽在旁邊才可以使小朋友得到真正的安心。我想這應該是助人的真諦,也是真正的體貼,往往我們都認為有付出,就是助人,卻不知道去看看自己所謂的助人到底對別人產生多大的好處,搞不好反而成為反效果呢!所以往後覺得自己在助人的時候,不妨也想想,真的有達到對方的需求嗎?還是只有造成對方更大的壓力呢?先設身處地去體會,才有機會做出真正的體貼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想實踐分享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