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基督教碰上佛教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呢?宗教原有平靜人心的力量,也產生跟隨的力量。如果一個家庭裡,都是同一宗教,那信仰相同,溝通會相對容易的多;但若是宗教不同,問題可就大囉!尤其在台灣社會,在嫁娶時,父母和兒女宗教不同,這碰撞出的火花就大囉!   
    她出生在一個佛教家庭,母親是各十分虔誠的佛教徒,但她卻信耶穌成了基督教徒,一直以來她和母親都沒有重大的衝突,也因為時代在改變,加上許多姊妹不斷居中調解,母親也慢慢可以接受女兒是基督教的事實。但真正最大的衝突竟然發生在她出嫁那一天,母親覺得都要出嫁了,應該要跟家裡供奉的佛祖說一聲,因為基督教不能拿香,所以母親只希望女兒可以面對佛祖在心裡說一聲即可,理由是小時候女兒生重病時,那時是佛祖顯靈救了女兒,所以要出嫁了應該要道聲謝,並且道別。看似很普通的要求,可是女兒反應很激烈,堅持不要這麼做,覺得結婚前當初又沒有說要做這件事,為什麼到了出嫁這一天要突然這樣做,母親當下脾氣也上來啦,表示那就直接請女婿把女兒帶出去就好了,也不用拜別父母了,母女當場差點就吵起來,男女雙方親友全部僵在現場,開始一連串的勸說,眼看良辰吉時即將到來,雙方都有點急了,最後女兒終於去跟佛祖點了頭,母親也進去給女兒拜別,一切如期進行。

    而下一段的行程是到教堂去公證結婚,婚禮中進行的儀式和使用的言語,更非傳統的母親所能接受,除了一開始牧師就對著每個人說,我門每個人都有罪,耶穌用血洗盡我們的罪,這樣的開場就夠震撼了,再來牧師在大喜之日又講了一部電影當例子,內容是敘述一個想做太空船的美國人奮鬥的經過,但是過程中死、自殺、槍殺等等字眼不斷出爐,對於中國人而言,大喜之日聽到這個,我想心中的不舒服可想而知,而在母親要進場前,女兒也打破新娘在結婚場合不能開口講話的禁忌,跟母親說請母親忍耐一下,儀式一下子就過去了。母親也很配合,笑容從頭掛到最後。而整個婚禮有了完整的落幕。

    由以上簡短的敘述,可以了解佛教和基督教的差異有多大,在一對雙方都很堅持自己教義的情況下,衝突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看到這個事件的我,心裡有許多疑問,難道神有這麼的難商量嗎?一定要怎樣、要怎樣才行嗎?才承認你對他的信仰嗎?無論在佛教或基督教的教義中,都教導要彼此尊重、彼此為對方著想,可是為什麼在對於不是自己宗教的人時,反而這樣的尊重就消失了呢?我覺得在這個例子中,母親確實做了很大的讓步,畢竟老人家接受根深蒂固的觀念絕對比小孩子久,能夠到不排斥還能參與,這已經是很棒的事情了。年輕人本來彈性就應該比較高,而且也了解母親一貫的堅持,而母親也沒有強迫女兒一定要違背教裡的規定,就像是跟個家裡的長輩道個別就行了。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基督教在公證時,一定要講這種跟血腥有關的故事,但是如果真的要講,是不是可以婉轉一點呢?難道沒有其他的故事可以講嗎?這我真的不相信,話是人講的,只要不違背上帝的旨意就行了,挑選哪一個故事應該是牧師的選擇才是,尤其是在幫人證婚的場合,雙方家長有這麼大的差異,又何必一定要去碰觸對方的禁忌呢?如果說母親是在碰觸女兒的禁忌,那女兒所去的教會又不是從頭到尾都在挑戰母親的禁忌呢?我無意批評哪一種教義好,只是覺得雙方可以選擇更好的作法,來周全這件事,皆大歡喜才是。

    看到這個例子讓我有很大的啟示,除了溝通必須落實在真正的尊重這點,更體認到以後要找對象,雙方信仰真的要先列入考慮,尤其是雙方父母的信仰都要兼顧到才行,不然到時候衝突發生時,不是很尷尬。事在人為,如果給予雙方一定程度的尊重,並且採取中庸的作法,事先做好溝通,很多問題確實是可以解決的,畢竟漢人最強的就是融合別人的文化,適應力超強,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而已不是嗎?那可以把事情做好,讓大家都開心,就是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想實踐分享家 的頭像
    夢想實踐分享家

    Mr. WAN--夢想實踐分享家

    夢想實踐分享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