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所爭何是?在這混濁的社會中,是與非、對與錯的判斷標準愈來愈模糊,社會上、媒體為了滿足消費者喜愛的刺激、嘗鮮需求,斗大、醒目的標題充斥在生活中,讓人的心很容易迷失,在這個世代更需要鍛鍊心量與判別是非的能力呀! 
    與人合作似乎是這個社會必須要的模式,合作過程總是你我對錯相雜,沒有絕對的誰都對,誰永遠錯的時候,彼此包容才是正途。一位朋友跟我分享他的經歷,他有一次跟某團體合作,在合作的過程裡,由於合作夥伴比較忙碌,因此指派部屬來協助,在合作的過程裡,這位部屬又把事情交付給其他人,變成另一個小老闆,導致真正在合作過程中,真正的執行者在配合度上是有限的,朋友心想既然如此就自己想辦法解決,也沒有必要麻煩與爭執,抱著與人為善的理念做事,也強烈要求自己的團隊不可與人產生爭執,但世事總難如意,當真正的忙碌過後,總會有許多馬後砲或者背後冷箭出現,這位部屬在合作過程中一直想扮演個領導者,不過卻總是漏東漏西,畢竟是合作,朋友不想計較,也不喜歡當個嚼舌根的人,但卻在事後接受到來自對方合作夥伴的直接批評與義正言詞的指導,朋友心想:『你又不在現場,到底從哪做出這些判斷?』後來仔細一想,大概就是這位部屬回來敘說的,據朋友口述,當下他覺得看到『搬弄是非』的典範。朋友修養很好,沒有跟對方計較,就解釋原因後,誠懇針對有不對的地方道歉,其他就不談了,在道歉的當下,看到合作夥伴似乎覺得自己當了一回正義使者時,朋友心裡不禁起了一份警惕,這位合作夥伴平日很精明,卻被部屬蒙蔽了眼睛,隨口就自以為正義的糾正他人,這就是忘了彼此的身分界線,所謂的合作就是彼此互利,不存在上下之別,當下朋友有起憤怒心,在怒氣即將勃發時,隨之轉念,如果自己也動怒了,那跟對方有何差異,靜下心想想,這也是一種認清對方的機會呀,一個不會判斷是非,只憑片面之詞就做判斷的人,未來是否適合繼續合作呢?答案也隱隱約約在朋友心裡浮現。
 
    在聽到朋友講述這樣的故事後,心裡很感慨,最近自己也遇到不少類似的事情,無形中也給了自己很多的警惕,當然從朋友的口中,我也大概了解未來如果有人來問跟這位合作夥伴合作好嗎?大概朋友也給不出太好的評價。能與人合作其實是一份難得的緣份,既然在這芸芸眾生中,你我會相聚在這合作,證明有一份緣要圓滿,所以應該多結善緣,跟別人衝突、處不好,不是做事的初衷,雙贏才是最重要的。

   
而事物往往很難有絕對的對與錯,尤其在想批評他人前,很多事情都必須要了解詳情,再三思索,如此方不致於說出失禮的話,也平白結下不好的緣,而這種前期忍耐不批評的修養、用理智判斷是非的能力,就註定一個人心量的大小。努力培養自己的心量,和批評前記得先蒐集完整資訊,再做出判斷,方不致原本想當正義使者,結果卻成了昏君的典型代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想實踐分享家 的頭像
    夢想實踐分享家

    Mr. WAN--夢想實踐分享家

    夢想實踐分享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