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的商業週刊有各專題是講關於國際展望基金,他是世界展望會在2004年成立的子公司。這是由一群金融財務專家所管理營運的。目的是進入金融市場取得貸款資本,以槓桿效益擴大放款規模,並在47各國家推動微型貸款,貸款金額已超過二億五千萬美元。
    借錢給窮人要收利息,對於慈善組織而言是很矛盾的一個作法。正如世界展望會總裁賀迪恩所說的,「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貸款的,那是一個悲傷的事實」。因為根據商業規則,以往慈善事業救助的那些在最邊緣、最可憐、最需要幫助的人,往往不是具有還款能力的人,所以他們很難可以獲得貸款。這樣的改變在展望會內部也引起極大爭議,很多人不同意救助還要收利息,甚至還要還錢,這樣似乎違背慈善救助的原意。這種作法對展望會而言是種新的嘗試,甚至如果面對還不出錢來的人要求再次借錢時,那要不要借等問題時,就連賀迪恩也常被問到不知道如何回答,這些對世界展望會而言都是新的挑戰與名詞。

    剛開始看到標題時,我腦海也在想著展望會再搞什麼,不過看了改變的動機後,我開始有點感觸。展望會認為以過去六十年的慈善經驗,了解「光靠慈善工作並不能改變窮人的處境」,只提供物資是沒有辦法有更多具體的幫助,有句諺語即是說:「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捕魚」,相同的道理,展望會認為慈善要分階段,時機成熟時,必須切斷慈善的協助,進到微型貸款。這樣的模式就可以永續資金活水,不斷驅動改變。基本上我很認同這樣的想法,我也覺得單給予協助是沒有用的。中國人不是有句話說:「坐吃山空」嗎?其實與其給予物資上的援助,不如教會他們一技之長,可以謀生。

    這也讓我想起上次聽南非的師兄在講述他們如何做慈善,除了取得信任、提供物資外,還成立職訓所,教會當地居民一些技藝,並建立行銷管道,讓他們可以陸陸續續靠自己的力量謀生,甚至還獲得當地政府的協助。我是覺得這兩種做慈善的方法各有優劣,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不過這都在呈現一件事,那就是慈善的觀念必須轉型,只是募到愛心去救助,在以前或許行的通,因為當時全球的經濟環境不至於這麼惡劣,可是現在隨著環境被破壞,各種成本說實在的是在相對應的增加,每人的收入成長的比例較以往低,若只想靠善心捐款來維繫所有的支出,那風險率上升很大,所以轉型才會變成是必需的。只是展望會這樣的轉型是與團體剛成立時的價值觀有所衝突,這才會引起這些不同的聲音。不過我認為有改變就是好事,團體的價值觀要經的起時間的考驗,具備彈性是很重要的,或許最後展望會找到共通點,讓這些原本的矛盾點消失也不一定。

    展望會讓我最感動的就是,他們知道原有的方式已經不適用了,就毅然決然改變,沒有裝作不知情,用自以為做善事的心態,做著一成不變的事情,我覺得一個團體最重要的特質就是彈性變通,其實改變是必然的趨勢,只要不脫離中心思想即可,很多觀念或許會隨著時代潮流而有所改變,把握住中心的精神點才是考驗領導者最大的智慧。正如賀迪恩所說的,以前做慈善的人會被批評只用心,卻不用腦;但過於商業化又只帶腦,忘了帶心,新的慈善事業呀,要帶著你的腦、你的心才能創造出一番不同的局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想實踐分享家 的頭像
    夢想實踐分享家

    Mr. WAN--夢想實踐分享家

    夢想實踐分享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