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是件好事,從小到大似乎都被教育要成為一個做事認真的人。但如果認真的場合錯誤或者成果不佳,甚至影響到其他人,那這樣的認真會是好的嗎?

     時間已過中午休息時間,終於送走最後一批客人,但後續的是要處理善後,按照工作分配,這本該有專人負責處理。原本負責的人跟大家說:「可以離開囉!這裡我們來就可以了,大家下午還有事,趕緊去吃飯吧!」而這時,有人自願要留下來一起幫忙做,並聲稱自己下午沒事,可以晚點再去吃飯。此時在場其他人對看幾眼,也都留下來幫忙,但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距離下午工作開始已經不遠,動作愈來愈快,心情也愈來愈浮躁。好不容易處理到只剩一些,原本負責的人又請大家先去吃飯休息,這時這位認真的人說:「不急,不急,就做到完吧!」而另一個人剛好有人來找就先離開,這時另一位的心情更是複雜了,最後這位也選擇找理由離開了,但走的很不坦然,在忙完自己的事後,很快就又回來了。回到現場,發現已經善後結束。這時的心情真可謂百感交集。


    這則小小的經歷,是從朋友嘴裡輕鬆說出,但卻給我深深的感受。也讓我想起另一位朋友的經歷,有次已經下班了,朋友因在趕一些文件,所以晚點下班,此時,剛好老闆的太太來探班,一進門就看到還有兩個人在加班,就開玩笑地跟老闆說:「你一定不是個好老闆!」老闆很疑惑問為什麼,太太回答:「下班了,你這個老闆都不走,員工哪敢走!這就是間接強迫員工。」老闆當然無言,馬上東西收一收就離開。這個感覺好像並不陌生,似乎在生活周遭也常發生過,有一次,朋友跟我說:「你知道嗎?在你旁邊做事很有壓力。」我很訝異問說:「為什麼?我只是在做我該做且想做的事呀!」朋友回我說:「那你可以等我們都離開再做呀!不然壓力很大。」那時我一直沒辦法理解這是為什麼,再聽過上面兩個故事後,我慢慢可以了解了。


    認真本身並沒有錯,但是認真要考慮他人立場與感受,你想做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想做,這不是說其他人都不想負責任,不想承擔,有的時候是時機不正確所導致,就像上面說的,明明可以等休息時間過後再做,又何必搶在休息時間做,或許你沒時間壓力,你不計較,但並不代表其他人也不計較,每個人對於休息的定義和感受不同,也說不定這個人剛好前晚熬夜,特別需要這個時間休息,好不容易等到卻又被剝奪,這心情又怎麼會好呢?讓好心的認真成為他人的壓力就是不好。而換另一個角度來說,本來就是有專人負責的事項,或許他們可以照著自己的步調慢慢做完,畢竟這本來就是在他們規劃中的事,一切都很自然,突然多了一個認真的人要幫忙,那又要考量到要讓大家去休息,就得不斷的加快腳步,把自己弄得很緊張,這樣被幫助的感受也未必就真的會好,還曾經聽過因為不忍心拒絕熱心認真的人幫忙,結果等到大家散去後,原負責人還得回來重做,因為沒做好。如果發生這種情形,這就是兩傷了。但通常在認真的人眼裡卻未必會這樣認為,還很高興自己做得很好,卻不知到無形中已經耗損自己的人脈資產。


     因此,認真應該要具備幾個條件。

第一是要先確認對象的需要,視情況給予協助,也不一定要做完,做能做的,不造成彼此壓力才是。如果是對自己的任務認真,那就是要弄清楚目標,不要做完了,才發現做錯了,這不是很枉然嗎?


第二是要看時機,並不是每個人都這麼熱情和認真,千萬不要在休息時間,或在一群想離開的人面前說要幫忙,留下來做的不爽,大家都不留的話,就換成原本應該要做的人不爽了,感覺被遺棄了,這時候通常原本要做的人往往忘記這本來就是自己的職責或想做的,而轉而抱怨別人,這樣就不是好的時機。


第三是視自己能力,沒有那個能力就不要堅持認真,認真其實是某一種程度上的偏執,無論是認真幫忙,還是認真做自己的事都一樣,如果不能先體認到自己有多少實力,一直往前衝,最後只會落的傷痕累累。適時請教他人,從中學習成長,共同營造美好的學習氛圍才適宜。


    我覺得做事的過程本來就是為了讓我們發現更好、更棒、更適合自己的作法,卻不是讓我們累積更多人怨與挫折感,認真過頭卻無成果的人通常會產生無力感,嚴重者甚至會從熱情者變成容易放棄、不敢嘗試的人,原因都是出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努力嘗試讓認真成為我們邁向成功的墊腳石吧!而不要讓它成為他人與自己的壓力阻礙我們的前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想實踐分享家 的頭像
    夢想實踐分享家

    Mr. WAN--夢想實踐分享家

    夢想實踐分享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