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這個活動發起已經兩年多了,不只一次有人問我,為什麼要辦這個活動,意義何在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跟字面上的意義一樣。
自從回到花蓮後,我就一直在思考要如何提高學弟妹的競爭力與找到方向,我先試辦了領導知能讀書會,是有不少人持續在參與、在學習,但實在是缺乏實踐場所,很難真正應用與落實。而原本做讀書會是希望可以讓快健的人多學點領導,結果驚訝的發現幾乎沒有快健的來學,這也讓我又看到另一個現象,似乎快健人的生活就是大一考慮要不要加入、大二當了幹部每天就累的半死,通常賠了功課,到了大三就想努力衝課業,社團就放掉了,到了大四就開始徘徊,陷入一般準畢業生的茫然與找尋方向中。看到這樣的狀況,真的覺得很可惜呀!曾經付出的努力,卻因沒有方法、方向,而不斷的浪費掉,這就是讓我想開成長之路課程的開始。
我認為學習有幾個過程,首先是接受知識,接下來是應用體會,而後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整合、歸納成自己的本能或知識。大一就是接受知識,大二是把所會的一點點知識拿來不斷重複應用,那大三要做什麼,就是要嘗試把所學做資源整合呀!但往往看到大三就是說要努力衝課業,所以盡量避免踏入社團,大三本來就是培養未來專業很重要的一年,這在任何科系幾乎都是這樣,但人生呀!總不能每每都因為這個階段的需要而放棄之前的努力吧!既然在社團曾經有過付出、曾經帶著一群學弟妹走過風風雨雨的日子,大三是該專心在課業,但也無須全放掉以前的成果,而是應該想想怎麼利用大一、大二曾經的付出讓自己的未來更具優勢。這就是為什麼要開成長之路最重要的原因。
大三不但是各培養專業的年度,其實也是各整合與尋找專長的年度,課堂上的專業未來就會是你的職業嗎?這個是未知數。而一個工作難道只需要專業技能嗎?答案絕對是否定,因為還需要更多關於態度、溝通、規劃等基本技能。「成長之路」這個活動表面上是要大家學習當講師,很多人都覺得我是為了培養未來快健的講師群而設計出來的活動,不可否認有部分原因是,但更大的原因是要大家學會統整與分享,未來是知識管理的年代,在知識管理的基本理論中已經明白的說,透過分享才能讓自己不斷成長,別人獲益自己方能獲益。
可以想想,倘若有天突然跟你說:「請準備一下,跟大家分享你的經驗」,有把握在五分鐘內就說出自己可以分享什麼的人有幾位。還記得自己有次去面試,主管問我:「請問你最自信的專長是什麼?」我馬上不思索就回答了,因為在大學時就不斷在加強自己這個區塊。但如果這個問題現在問到你呢?能回答的出來嗎?能有自信的講出來嗎?而且不是回答的出來就好勒!因為主管接下來會出狀況題,問你怎麼善用你的專長去解決。是呀!倘若我們從來沒有思索過這個問題,那又怎麼會回答的出來呀!「SWOT」法則很多人朗朗上口,但真正落實去了解自己的SWOT的又有幾位呀?還是永遠都是課堂上需要分析,就分析一下當作繳交作業,課後就開心玩耍去,如果是這樣,那要小心,因為當學生的日子即將遠去,未來的每一次要你回答SWOT時,就會不斷引導你往下一階段不同的人生發展,要好要壞都看對自己的了解程度而定。
「成長之路」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才設計出來的活動,這是給想栽培自己的人所準備的,要想想呀!在決定分享題目時,就考驗了對自己的了解;而準備分享內容時,就勢必要讓自己不斷去回想過去,甚至可能要去面對自己以往曾經很不願意去面對的事情,要如何面對傷口得到教訓,進而歸納整合,並且上台分享還需要訓練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通常第一次的講課分享是最容易挫折的,每個人都會很怕、怕丟臉、怕講不好、怕浪費大家時間,但不用擔心,在快健裡永遠不會有人去否定你的努力,大家給的幾乎都是鼓勵與加油,這也是為什麼我敢做成長之路的原因,那是因為快健有這麼優秀的本質,而這個本質就是大家多年不斷累積下來的精神,這也有你的努力在其中呀!如果這麼安全的環境都不把握機會去突破自己,那難道要等跌的頭破血流,方才感嘆社會人情冷暖而逼的自己改變嗎?
早期我還會強迫正副社長一定要參與,不過慢慢的,我也不會強迫了,倘若已經提醒了還不去做,那也就隨緣了。一定要記住呀,沒有人有義務為你而努力,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的人生過客,過了這個階段往後再遇到的機率有多少也很難說,最應該栽培自己的人選就是自己了,就像我常常跟快健人講的:「快健永遠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但如果你放棄了自己,那我們也愛莫能助」,「成長之路」這個活動就是給大三以上快健人的機會,我還是會例行性做邀約,要把握這個機會呢?還是就讓時光過去,選擇權在自己,當你滿18歲後在法定上,就必須要為自己每個決定負責,相同的在投資自己上也是相同的,要永遠只是留在原地想、羨慕或不屑那些上台努力的人,還是要努力搏一次看看,就由自己決定。
如果在決策過程中感覺到害怕,就回想一下每次的暑假六、七梯營隊吧!在沒開始前,單是想到就發抖,但從那衝動的承諾要全梯開始,堅持每個當下不放棄,不知不覺中暑假營隊就結束了。其實每件事都一樣,走過了自然就知道其中的甘苦,那過程成長多少也只有自己才知道,對那些從未參加過一個月營隊整的人,我們就是人家眼中的瘋子,但就是因為這份冒險、大無畏的心才能成就自己,也成就了這麼多的小朋友,這就是為什麼堅持一直每年暑假要六七梯營隊的原因,不然誰不怕,我都把他當成登山一樣,就是要不斷挑戰,永不停歇。希望未來的快健人也可以不畏懼失敗、要勇於冒險,不斷往前衝,多給自己一個機會,就為未來多放下一個成功的種子,因此,好好把握吧!可以開「成長之路」的時間也不多了,不要等到沒機會才吐口氣好似如釋重負,損失的都是自己呀!不要等到未來才在唾棄今日的自己,那就來不及了,加油吧!各位!希望看到更多成功的大家。
自從回到花蓮後,我就一直在思考要如何提高學弟妹的競爭力與找到方向,我先試辦了領導知能讀書會,是有不少人持續在參與、在學習,但實在是缺乏實踐場所,很難真正應用與落實。而原本做讀書會是希望可以讓快健的人多學點領導,結果驚訝的發現幾乎沒有快健的來學,這也讓我又看到另一個現象,似乎快健人的生活就是大一考慮要不要加入、大二當了幹部每天就累的半死,通常賠了功課,到了大三就想努力衝課業,社團就放掉了,到了大四就開始徘徊,陷入一般準畢業生的茫然與找尋方向中。看到這樣的狀況,真的覺得很可惜呀!曾經付出的努力,卻因沒有方法、方向,而不斷的浪費掉,這就是讓我想開成長之路課程的開始。
我認為學習有幾個過程,首先是接受知識,接下來是應用體會,而後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整合、歸納成自己的本能或知識。大一就是接受知識,大二是把所會的一點點知識拿來不斷重複應用,那大三要做什麼,就是要嘗試把所學做資源整合呀!但往往看到大三就是說要努力衝課業,所以盡量避免踏入社團,大三本來就是培養未來專業很重要的一年,這在任何科系幾乎都是這樣,但人生呀!總不能每每都因為這個階段的需要而放棄之前的努力吧!既然在社團曾經有過付出、曾經帶著一群學弟妹走過風風雨雨的日子,大三是該專心在課業,但也無須全放掉以前的成果,而是應該想想怎麼利用大一、大二曾經的付出讓自己的未來更具優勢。這就是為什麼要開成長之路最重要的原因。
大三不但是各培養專業的年度,其實也是各整合與尋找專長的年度,課堂上的專業未來就會是你的職業嗎?這個是未知數。而一個工作難道只需要專業技能嗎?答案絕對是否定,因為還需要更多關於態度、溝通、規劃等基本技能。「成長之路」這個活動表面上是要大家學習當講師,很多人都覺得我是為了培養未來快健的講師群而設計出來的活動,不可否認有部分原因是,但更大的原因是要大家學會統整與分享,未來是知識管理的年代,在知識管理的基本理論中已經明白的說,透過分享才能讓自己不斷成長,別人獲益自己方能獲益。
可以想想,倘若有天突然跟你說:「請準備一下,跟大家分享你的經驗」,有把握在五分鐘內就說出自己可以分享什麼的人有幾位。還記得自己有次去面試,主管問我:「請問你最自信的專長是什麼?」我馬上不思索就回答了,因為在大學時就不斷在加強自己這個區塊。但如果這個問題現在問到你呢?能回答的出來嗎?能有自信的講出來嗎?而且不是回答的出來就好勒!因為主管接下來會出狀況題,問你怎麼善用你的專長去解決。是呀!倘若我們從來沒有思索過這個問題,那又怎麼會回答的出來呀!「SWOT」法則很多人朗朗上口,但真正落實去了解自己的SWOT的又有幾位呀?還是永遠都是課堂上需要分析,就分析一下當作繳交作業,課後就開心玩耍去,如果是這樣,那要小心,因為當學生的日子即將遠去,未來的每一次要你回答SWOT時,就會不斷引導你往下一階段不同的人生發展,要好要壞都看對自己的了解程度而定。
「成長之路」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才設計出來的活動,這是給想栽培自己的人所準備的,要想想呀!在決定分享題目時,就考驗了對自己的了解;而準備分享內容時,就勢必要讓自己不斷去回想過去,甚至可能要去面對自己以往曾經很不願意去面對的事情,要如何面對傷口得到教訓,進而歸納整合,並且上台分享還需要訓練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通常第一次的講課分享是最容易挫折的,每個人都會很怕、怕丟臉、怕講不好、怕浪費大家時間,但不用擔心,在快健裡永遠不會有人去否定你的努力,大家給的幾乎都是鼓勵與加油,這也是為什麼我敢做成長之路的原因,那是因為快健有這麼優秀的本質,而這個本質就是大家多年不斷累積下來的精神,這也有你的努力在其中呀!如果這麼安全的環境都不把握機會去突破自己,那難道要等跌的頭破血流,方才感嘆社會人情冷暖而逼的自己改變嗎?
早期我還會強迫正副社長一定要參與,不過慢慢的,我也不會強迫了,倘若已經提醒了還不去做,那也就隨緣了。一定要記住呀,沒有人有義務為你而努力,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的人生過客,過了這個階段往後再遇到的機率有多少也很難說,最應該栽培自己的人選就是自己了,就像我常常跟快健人講的:「快健永遠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但如果你放棄了自己,那我們也愛莫能助」,「成長之路」這個活動就是給大三以上快健人的機會,我還是會例行性做邀約,要把握這個機會呢?還是就讓時光過去,選擇權在自己,當你滿18歲後在法定上,就必須要為自己每個決定負責,相同的在投資自己上也是相同的,要永遠只是留在原地想、羨慕或不屑那些上台努力的人,還是要努力搏一次看看,就由自己決定。
如果在決策過程中感覺到害怕,就回想一下每次的暑假六、七梯營隊吧!在沒開始前,單是想到就發抖,但從那衝動的承諾要全梯開始,堅持每個當下不放棄,不知不覺中暑假營隊就結束了。其實每件事都一樣,走過了自然就知道其中的甘苦,那過程成長多少也只有自己才知道,對那些從未參加過一個月營隊整的人,我們就是人家眼中的瘋子,但就是因為這份冒險、大無畏的心才能成就自己,也成就了這麼多的小朋友,這就是為什麼堅持一直每年暑假要六七梯營隊的原因,不然誰不怕,我都把他當成登山一樣,就是要不斷挑戰,永不停歇。希望未來的快健人也可以不畏懼失敗、要勇於冒險,不斷往前衝,多給自己一個機會,就為未來多放下一個成功的種子,因此,好好把握吧!可以開「成長之路」的時間也不多了,不要等到沒機會才吐口氣好似如釋重負,損失的都是自己呀!不要等到未來才在唾棄今日的自己,那就來不及了,加油吧!各位!希望看到更多成功的大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